時間:2021-06-19 點擊: 次 來源:網絡 作者:visondy - 小 + 大
當中國不僅不去拼命買美債,反而還要開放金融市場,拼命去讓人家買我們的股票和債券,這應該算是前所未有的大事了。 入世,絕對是中國歷史上百年未有的大變局。 此前誰會想到20年后的我們,可以達到今天這樣的成就呢?! 當然,我們的代價也很大。 除了環境破壞、老齡化、通貨膨脹等諸多問題外,我們長期積攢下來的儲蓄,一直借給美國人,只是希望他們可以買更多我們的商品。 久而久之,這就像打白條一樣。 看上去,我們有了一大堆美元,其實,美國人卻是真的獲得了大量實實在在的商品。 事實上,我們要美元的目的,原本還是為了去全球市場買我們要的東西,否則拿著美元干嘛? 等次貸危機爆發后,我們才發現,白條就是白條。 美國人可以有一萬個理由和方法,慢慢耍賴,不斷賴賬。 甚至,還反過來說,我們讓美國人貿易逆差,導致美國經濟一大堆問題,還搶了他們的飯碗。 本質上,就是中國過去10多年賣兒賣女低人權傾銷,好不容易換得的財富,不僅大頭給美國人用了不少,竟然還要被罵是壞人,還要搞我們。 現實是魔幻的,更是殘酷的。 因此,這幾年,國家戰略發生了巨大的頂層設計維度的變化。 過去是扮演全球的資本輸出國,反正儲蓄多嘛;從今往后,則要扮演全球的資本輸入國,學習美國人的好榜樣,打開金融市場,也去爭奪全球存量儲蓄。 這個原因和時代背景,A森此前很多文章都有分析,今天就不說了。 今天要說的是,這個格局一旦打開,后面意味著什么? 或許我們正在低估這個事情所帶來的全球范圍的沖擊,以及隨之必然到來的中美矛盾升級。 此前,【A視野】多篇文章強調,現在是全球技術革命紅利日趨薄弱的時代。 直觀的看,就是大家賺錢都難了,大部分國家的經濟都不好。 這個事情,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,更不是中國獨有。 這就像一個家庭一樣,一旦賺錢難了,開銷又放在那里,那么,能夠存下來的錢也就不多了。 因此,這幾年,全球債務規模越來越大,儲蓄率則不斷暴跌。 按照常理,美國人其實更需要其它國家借錢給它。 因為,借錢給它,它可以利用美元儲備貨幣的優勢,通過不斷放水,來稀釋掉購買力。 這相當于就是隱性違約,還不會引起其它國家的抗議和抵觸。 可無盡的貿易沖突,以及不斷要求重構全球產業鏈的種種舉措,使得很多后進國家都很難獲得大量美元。 那么,又拿什么去借給美國人呢? 也因此,我們可以想見,全球的存量儲蓄,其實是越來越緊俏的。 而這個時候,中國出于本國的經濟發展的目的,主動開放金融市場,吸納全球其它地方的儲蓄進來,為己所用,那這個沖擊力就很大了。 這等于是直接跟美國人搶食吃,而且,還是在美國現在最需要燒儲蓄的當口。 更麻煩的是,中美眼下搶奪全球存量儲蓄的目的完全不同。 美國人搶儲蓄,是為了解決短期問題,因此,主要用于托舉股市、發福利、刺激消費等; 中國人搶儲蓄,是為了血拼產業升級,一定要沖破美國人產業技術上的封鎖,是為了長期國家利益。 美國人這個風險更高,且沒有考慮到國家長治久安的規劃問題;而中國這個相對風險更低,是真的砸實業,是為了長期發展。 在全球儲蓄率越來越低的時代,這其實等于是兩個維度打擊了美國人的利益: 1、短期儲蓄已經不足; 2、長期還要爭搶美國人的飯碗。 所以,一旦美國人完全醒悟,估計后面就不是拼命歡迎中國的金融市場開放了,而是要想辦法打擊了。 那么,這個事情,有解嗎? 全球儲蓄就這么多,賺錢越來越難的時代,存下來的錢也就越來越少了。 因此,中美兩國未來金融戰,應該是不可避免的了。 呈現的形式,一定是“收割和反收割的博弈”。 美國人現在已經不允許社?;鹜顿Y中概股,未來預計還會有大量的新政出臺。 然而,中國卻始終保持中美利率差距,不斷血拼經濟復蘇,使得外圍大量資金為了確定性的利潤,更愿意進入中國市場。 從這個角度,其實,中美金融戰早已經慢慢拉開帷幕了。 錢,能使鬼推磨~ 在大國博弈國運的當下,誰能夠長期獲得源源不斷的儲蓄,就可以確保長期的投資。 而有了投資,經濟增長、產業升級、國民消費水平不斷升級,才是有可能的。 所以,接下去,我們做投資的,尤其是和資本市場(大A)有關的,一定要格外關注中美金融戰的最新變化。 這是危機,但是,請不要浪費一次危機所帶來的巨大的套利機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