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21-09-12 點擊: 次 來源:央廣網 作者:佚名 - 小 + 大
俗話說,人+山=仙,人+谷=俗。 高度不夠的人,身處谷底,怎么看周圍都是山谷,糾結的都是雞毛蒜皮; 層次高的人,站在山巔之上,有更廣闊的視野,怎么看周圍都是好風景。 一個人看不慣的人和事越多,往往是自己格局不夠。 學會尊重,不強加予人三觀 每個人,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。做人最忌諱的,就是用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別人的人生。 人有格局,自然懂得尊重別人的三觀。 正如康德曾那樣:“我尊敬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,雖然有些我并不認可,但我可以盡可能地去理解?!?/span> 懂得欣賞,而不是改變他人 哲學家萊布尼茨說:“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?!?/strong>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,在看待問題時,習慣了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場。 如此一來,就會碰撞出不同的觀念,而格局越大的人,越能尊重不同。 《論語》中說:“君子和而不同?!?/span> 格局越大的人,越能夠接納不同的觀點,尊重別人的不同。 允許自己與別人不同,讓你特立獨行; 允許別人與你不同,則讓你海納百川。 每個人有著不同的成長環境,接受著不同的教育,有著不同的經歷,形成一個獨一無二的自己。 你是獨特的,別人也是。不要以為你能改變任何人。 如果你不能理解,那就學會尊重。 有句話說得好:“真正大格局的人,眼中不會有這么多看不慣的事情,反而內心更多的是平和?!?/span> 格局大的人,看誰都順眼 善和惡就是硬幣的兩面,根本就分不開。很多時候,我們是站在衣食無憂、生活安定的情況下,去評判別人是好是壞。 但其實,善惡好壞,只是在環境中滋生的一個東西,大家都是迫不得已罷了?!?/span> 格局大的人,看誰都順眼,因為他總能設身處地的理解別人的難處與不易。 真正見過天地的人,會尊重每一種生活。 ▽ 有句老話說得對:“眼之所見,其實是內心之物?!眲e人就像是自己的一面鏡子,你看別人像什么,你就是什么。 看不慣別人時,不要指責他人,從自己身上找原因,提升自己的格局。成大事者,要有度世之量,亦要有容人之心。 - END - 交廣夜聽 愿忙碌一天的你 在這里洗去疲憊 好夢入眠 ![]() |
下一篇:善待慢慢老去的自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