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:2021-10-30 點擊: 次 來源:網絡 作者:佚名 - 小 + 大
今天要給大家講的這個方劑,只有四味藥組成,不要看它簡單,但是功效不容小覷,不僅可以補腎,還可以養肺,養脾。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肺臟最為嬌嫩,很容易受到寒邪或者熱邪的侵襲,它就像鐘一樣,從外面撞,它會響;從里面撞,它也會響的。 當外面的風寒之邪侵襲肺臟時,就好比從外面撞鐘;當其他臟腑有病,這股病氣也會往上沖,侵襲肺臟,這就好比從里面撞鐘,最為常見的就是上火,比如,操心過度,心陰虛導致心火旺,心火上炎,就會把肺灼傷;或者情緒不好,動不動就著急、生氣、起急,導致肝火上炎,也會把肺灼傷;又或者長期熬夜傷了腎陰,腎火也會上沖,一直燒到肺部。 這些邪火一多,聯合起來,肺就受不了了。因為,肺屬金,而火克金,肺最怕火邪。肺受到火邪的灼傷后,會變得干枯,外在表現就是口干口渴,喝水也無法緩解,嚴重的還會干咳。 咳嗽的時間久了,就演變成了久咳,久咳會消耗肺陰,導致肺陰虛,通俗來講,就是肺里面的津液變少了。 肺在身體里絕不是獨立的存在,它和脾腎的關系最為密切,肺受到如此大的創傷,脾和腎也就跟著受傷了。 我們用中醫五行理論來解釋一下,脾屬土,肺屬金,脾土生肺金,肺氣的推動力量來源于脾。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一見到咳嗽就用止咳藥,有一半以上都不容易治好。因為中焦脾胃這個氣機沒有轉好,導致脾土不能生肺金,咳嗽就很難好。 中醫有個治法,叫做“培土生金”,通過培土,把精氣輸送到肺,肺氣一足,就有力量把外邪驅逐出去。 而腎屬水,肺金又能生腎水,我們可以把肺想象成一個茶壺,把腎想象成一個茶杯,肺氣一降,茶壺里的水不斷向下輸送,茶杯里的水就慢慢變滿。腎水能上濟,給五臟六腑提供精華,同時也能降濁,變成尿液排出體外。肺陰不足,勢必會影響到腎陰,腎陰不足,全身的陰液都會不足。 有沒有一個方子可以同時調理脾肺腎三臟呢?當然有,這就是老師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方子瓊玉膏,出自宋代的《洪氏集驗方》。 瓊玉膏:人參,生地黃,茯苓,白蜜。前三味藥用水煎煮3次,把3次的藥汁合并到一起,然后濃縮成黏稠的膏狀,再加入白蜜攪拌均勻,最后將混合好的藥膏稍稍加熱煉稠,裝在瓶子里,密封備用。 什么樣的人適合用這個方子呢?就是干咳少痰,老是乏力,提不起精神,看上去瘦瘦削削的那一部分人,還有一到秋冬季就口干舌燥的人,以及經常吸煙的人,只要舌頭一伸出來紅紅的,舌苔特別薄,甚至沒有舌苔,就可以用這個方子來調養調養。 上文說了,這些問題的根源都在于肺陰虛,中醫講,肺為水之上源,當水源的水要枯竭的時候,怎么補呢?首先當然要在源頭加水,所以這里用了白蜜來潤肺,什么是白蜜?簡單來說,就是蜂蜜沉淀結晶之后所成。白蜜色白入肺,能潤肺生水。 與此同時,還要在河流的沿途加水,這樣,就可以減輕水源頭的負擔。所以又用了大量的生地來滋腎陰,腎陰足了就可以潤澤肺陰,這就是古人所說的金水相生。 茯苓伏藏土中而生,得土氣之厚,所以它能培補脾土。茯苓在這里還有另外一個作用,那就是祛濕。滋陰的藥容易生濕生痰,茯苓把脾濕去一下,補中有瀉,有利于脾胃對藥性的吸收。茯苓祛濕,用在這里還可以把身體里的邪火通過小便的形式利出去。 最后再用點人參來補補元氣。 瓊玉膏這個方子,從肺養到脾,從脾養到腎,養肺就是減輕脾的負擔,養脾就是減輕腎的負擔,養腎就是減輕肺的負擔,最終達到肝腎肺都沒有負擔,身體自然風調雨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