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國這個多山的國家
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辛勞汗水
讓梯田幾乎遍布山間
哺育著子子孫孫
也讓中國成為全球梯田面積最大
分布最廣、類型最多的國家
01、云南元陽哈尼梯田
元陽.哈尼梯田位于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元陽縣,屬世界文化遺產,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開墾和耕作歷史。
臨近傍晚薄霧籠罩,一切逐漸隱沒,儼然一幅天然的水墨畫。
日落時分,天色漸晚,太陽還躲在云里,看來今天無望了。正當我們準備放棄時,夕陽卻透出了云層,少量梯田撒上了粉光,立即變得生動起來。
坐標:云南省紅河州元陽縣的哀牢山南部
02、龍脊梯田
龍脊梯田,被譽為“世界梯田之冠”、“中國十大最美梯田之一”,還上榜過CNN評選的“中國最美的40個旅行地”。
每年4月中下旬到5月初,龍脊梯田便開啟了最美的模式。
這時灌水的梯田,在陽光下,如明鏡般反射光芒,美得格外耀眼,很多優秀的梯田攝影作品,就是在這時候產生的。
中國并不缺少梯田,但龍脊梯田卻十分罕見,就在于它是一個規模極為宏大的梯田群??梢哉f凡是有泥土的地方,都被開辟成了梯田,既是山又是田,層疊出的漸變色彩也是美到不行。
坐標:廣西省龍勝各族自治縣
03、貴州加榜梯田
加榜梯田位于從江縣西部月亮山腹地的加榜鄉東北面,距縣城80公里,是苗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。
它比云南元陽梯田更加秀麗,比廣西龍脊梯田更加壯觀,極具魅力。金秋十月的加榜梯田,由于海拔高低不同,同處于一座山坡的梯田,黃色由淺變深,形態各異。
秋天的清晨,陽光初現,可以清晰地看到層層云霧從加榜河上緩緩升起,將金黃色的梯田和古樸的吊腳樓籠罩其中,形成一幅清新脫俗的畫卷。
坐標:黔東南州從江縣加榜鄉。
04、湖南紫鵲界梯田
紫鵲界梯田壯美如畫,紫鵲界梯田處在雪峰山脈奉家山系中段,總面積約8萬畝、階數超過400級,因為悠久的開墾歷史,被學者們譽為“始祖梯田”。
作為全世界農業遺產中為數不多的、無需依靠人工保水設施灌溉的案例,紫鵲界梯田以其奇特的地理和文化特質,吸引著學者們的長期關注。
紫鵲界一帶降水豐富,四周環繞的群山,導致水汽始終凝聚在山谷當中。茂盛的植被、裂隙眾多的花崗巖山體,為紫鵲界梯田保留著充沛的水源。先民們只要將主管埋于地下,就能使土壤中的水源分流到不同的村寨和田塊。無井、無渠、無塘、無壩卻水源充足的自流灌溉系統就此形成。
坐標: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水車鎮
05、江西江嶺梯田
坐標:上饒市婺源縣溪頭鄉江嶺梯田風光中心
06、福建尤溪聯合梯田
聯合的梯田是天然美景,層層疊疊的梯田,猶如天梯直上云端,只要拾級而上,仿佛就可以登上藍天。
站在山腰,放眼望去,密密麻麻的梯田,就像串串珍珠點綴大地,猶如顆顆明珠灑落人間。而田間的房舍、裊裊的炊煙、勞作的人群,又似一幅濃濃的山水田園詩畫。置身其中,讓人頓感心清氣爽,如入世外桃源。春耕時節,梯田被勾勒出一幅幅天然的山水畫。
坐標:福建省三明尤溪縣聯合村
07、浙江云和梯田
云和梯田擁有千年歷史,千米落差,千層梯田,總面積51萬平方公里,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梯田集群,被譽為“中國最美梯田”。
云和梯田的春夏秋冬都成景,我猜還是春天最好看??刺萏镆欢◤纳舷蛳驴?,一層層的梯田里灌了水,尚未插上稻秧。即使沒有陽光,單純的光線也會讓水田像鏡面一樣閃閃發亮,不規則的田埂就像刻在原本光潔的表面,如同一幅天然的版畫。碰到有太陽的時候,不論日出還是日落,陽光灑在水田里,水面上金光粼粼。我們的運氣沒有太差,最后還是看到幾抹陽光打在水面上。
坐標:浙江省麗水市云和縣崇頭鎮
08、四川高坎梯田
高坎鄉位于四川南部宜賓筠連縣,因地處崇山峻嶺之中,位于高巖之上而得名。境內有上萬畝成片梯田,縱橫密布,櫛次鱗比,層出不窮,氣勢恢弘。站在該鄉的五星、紅旗村的山巖邊,腳下山花爛漫,眼前美景震撼,只見片片梯田,堆徹如山,險峻挺拔。從底到高望,猶如山梯,一級級登上藍天;從近到遠眺,猶如細沙白浪,層層涌向天邊。
梯田的線條,婉約曼妙,如行云流水,瀟灑飄逸,如少女游弋,柔情萬種;梯田的形狀,或如片片魚鱗,或如恐龍脊骨,或如漩渦漣漪,或如木刻浮雕,特別是夕陽照射下的田埂,如墨汁描畫;塊塊水面,如少女美面,輕施粉黛,光潔靚麗。那不規則的梯田曲線,和著山風輕輕搖曳,似乎在低吟著田園交響曲。置身高坎的山巖,令人心曠神怡,胸襟開闊,仿佛置身天堂仙域。其鮮為人知的壯麗景色,不知“謀殺”了攝影“墾荒者”多少膠卷!
坐標:四川省筠連縣高坎鄉
09、廣東歐家梯田
歐家梯田位于廣東省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太保鎮歐家村,被譽為中國十大最美梯田,1000多畝梯田呈M字型分布在歐家村周圍,是廣東省規模最大、最原生態的梯田。
層層疊疊的梯田依山勢延綿而下,蜿蜓起伏,婀娜多姿,阡陌縱橫,移步換景。隨著季節的轉換,梯田呈現不同的景觀。
坐標:廣東省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太保鎮沙坪村委會歐家村
10、貴州丹寨高要梯田
高要梯田的中間有一塊2畝寬的田,苗語稱“雷夠”,意為祖公田。每年開春動土起活路 ,均由耕種者擇吉日在這塊田舉行儀式,然后全村才開始春耕生產,其他村寨也要看見高要村民在高要梯田中動土后,大家才跟著動土開始生產。此傳統生產習俗,影響深遠,至今仍然遵守。
高要梯田是苗族先民根據當地的地理環境條件,隨形就勢,通過辛勤的勞動,描繪出天人合一的田園美景。這一如詩如畫的景觀,不僅是先民留給后人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,也是苗族先民開發丹寨、三都縣毗鄰地區的史料見證。
高要梯田,隨著一年四季耕種農作物的不同,呈現出不同的美景:春天,春暖花開,油菜花、蘿卜花滿田竟放,爭奇斗艷,異彩紛呈;秋天,糧田千頃,稻浪翻滾,稻穗飄香,金色一片,景致十分優美。